1980年代的深圳,我们再也回不去了
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
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
画了一个圈
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
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
……
那时候的深圳城区很朴实,主干道大街上竟然没有一辆汽车,更别提今天司空见惯的大塞车了!
▼
那时候,自行车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。那时候,放学时,总有爸爸在学校门口,骑着笨拙的自行车接孩子回家。坐在自行车上,搂着爸爸的腰,觉得又威风又安稳。
▼
那时候,我们的生活简单到不能再简单,运输主要靠肩挑。人们有的是力气和精力。仿佛一根扁担就能扛起一个世界!
▼
那时候,帆布包与蛇皮口袋才是标配,人们出门,总是习惯性地背着帆布包与蛇皮口袋。
▼
1979年的深圳
这样的小二层楼房基本属于罕见,人们更多的是住在低矮逼仄的瓦房里。
▼
那时候深圳的小巷子,住着老一辈深圳人的家人和邻居,早晨的炊烟弥漫在街上,洗漱声说话声做饭声,叮叮咚咚混合在一起,柴米油盐的滋味,直到现在都没有在他们心头散去。
那时候的深圳人,每天出街打鱼,自食其力,过着典型的靠海吃饭的充实生活!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,数年后,这片土地回馈他们的财富会难以想象,每天醒来就有大笔财富向他们款款走来!
▼
靠自行车拉人接活的人们
那时候有自行车是一件很美的事
▼
那时候的深圳人从事着简单辛苦的体力劳动,尽管衣着朴素,却干劲十足
▼
那时候,深圳街头已经开始出现歪果仁,他们三五成群,是在考察项目么?惊天动地的变化依然拉开了序幕。深圳,由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渔村,将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!
▼
几名歪果仁上厕所,那时候的厕所名还是粉笔写上去的
▼
孩子们在认真看表演
老外负责拍照
▼
那时候的小朋友们
穿着打扮跟内地孩子没什么两样
▼
闹市区到处都是自行车
▼
那时候的深圳闹市区
街道很窄,人很多
人力车和人群交错前进
▼
这些地方你肯定意想不到
当时的深南大道
此处正是现在的地王大厦
▼
那时候的华强北
▼
那时候的华侨城是这番景象
▼
你能想象当年的庄稼地
居然是现在的世界之窗吗
▼
图片报道:1980年7月17日,27岁的美国的小学教师Demery利用放暑假的机会游历中国的香港、澳门和台湾。捎带参加了一个旅行团进入刚刚升级为市的深圳,拍下了这组照片。而这之后的一个月,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。
照片名称:罗湖桥
照片名称:罗湖火车站
照片名称:罗湖火车站广场
照片名称:香港客人
照片名称:东风柴油机车风驰电掣地通过路口
照片名称:当时最豪华的酒家(新安酒家)
照片名称:当时最大的百货商场(在解放路)
照片名称:居民区
照片名称:居民区中的小巷
照片名称:城区里的民宅
照片名称:火车道口
照片名称:旅游巴士
照片名称:当时灰尘滚滚的街道
照片名称:罗湖火车站往深圳水库方向的景色
照片名称:深圳小镇外围
照片名称:深圳一小学门外
照片名称:学校课堂内
照片名称:小学生
照片名称:小学生1
照片名称:正进行户外活动的小学生
照片名称:小学校园内
照片名称:当年那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镇已成遥
照片名称:深圳水库
而现在的深圳
▼
短短几十年间
深圳一直走在发展前沿
成百上千万追梦人在这里圆梦
虽然在这里生活很“贵”
但我们依然热爱深圳
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集聚“最强大脑” 深圳大鹏新区凝心聚力引人才
- 市教育局成员到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检查开学工作
- 大鹏新区高层次人才参观人大附中高中部和坝光人才公寓...
- 光明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处置2处违建行为 严控高压态势...
- 区经普办先后到六个街道开展普查督导工作 座谈交流
- 深圳光明区新湖街道各社区居民用传统方式庆祝元宵
- 光明区新湖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
- 马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室举行元宵节敬老活动
- 光明区马田街道新庄社区环卫工人学习消防安全技能
- 马田街道合水口社区召开19年第三次综治维稳工作会议...
- 涂鸦绘生趣 引爆风潮 | SEVENFRIDAY深...
- 空中客车亚洲首个创新中心落户南山
-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2月选聘职员公告(附详情)
- 公常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段下穿改造工程正式开工
- 桃源街道禁毒宣传活动进公园 强化拒毒防毒意识
- 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管理服务的招标公告